医护合力筑起生命防线
7月31日晚9点30分,一名从受灾乡镇村卫生室转运而来的患者被紧急推入手术室。承德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专家陈传杰、兴隆县医院骨科医师祁会已做好准备,即将为其实施全麻下急症手术——包括周身多发伤口感染清创缝合、左足第5跖骨骨折复位金属内固定及抗生素骨水泥置入术。这一救治方案,是此前市中心医院陈治国副院长联合重症医学科专家张学东、骨科专家陈传杰会诊后精准制定的。
这位70岁高龄的患者,在洪灾中遭遇重创:周身7处皮裂伤、15处骨折、双侧胸腔积液,还有大面积皮擦伤。经当地村卫生室紧急“救命性”处理后,7月30日,被转运至县医院。入院时,患者已出现高热,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、脓毒血症合并肾损害,生命岌岌可危。“必须立刻再次手术清创!”陈治国副院长当机立断。
“剪开第一个创口时,里面涌出的全是脓血和泥沙,单清理这一处就用了1个多小时。”陈传杰在术中实时汇报,“照这个速度,7处创口可能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处理完。”时间就是生命,陈治国副院长作为医疗救治团队总调度,当即指令:“增派力量,清创与骨折复位同步进行!”
县医院救治组组长高兰英迅速响应,紧急从3个外科抽调7名医生驰援手术室。神经外科邓春海、允海成,骨科罗伟强、杨利鹏、迪宗跃,普外科王国栋、刘宝兴分工明确,分别负责头部、上肢、下肢、足部、踝部等不同部位的创口清创、缝合及骨折复位内固定。手术室里,手麻科与外科共11人组成的团队在白炽灯下紧张协作,器械传递精准高效,刀剪、纱布在医护人员手中有序流转。这场与泥沙、脓血的较量持续3个多小时后,终于在次日0点10分宣告成功,患者的生命被成功挽回。
展开剩余23%术后,患者被转入ICU进行复苏。市中心医院骨科专家陈传杰却放弃回宾馆休息,执意守在复苏室外的病房。“万一患者病情有变化,我能第一时间到位。”他的话语朴实而坚定。
“只要患者到了医院,就必须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,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!”副院长陈治国的话,道出了所有医护人员的担当。在这场洪灾救援中,他们用专业与坚守,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防线。
来源/承德日报(记者:邵阳)
发布于:北京市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