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觉得,
上了年纪后体力不如从前?
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,
快走几步就得停下歇歇?
很多人会把这种“力不从心”简单地归咎于“老了,不中用了”,从而放松了警惕。
展开剩余77%但医生提醒:这很可能不是正常的衰老,而是一种被称为“沉默杀手”的慢性病——慢阻肺在作祟。
一、什么是慢阻肺?
慢阻肺,中文全称是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英文简称COPD。它是一种常见的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。
简单来说,就是气道因为长期受到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刺激,变得狭窄、不通畅,或者负责气体交换的肺泡结构被破坏,导致呼吸气流受限。空气吸不进来也呼不出去,人就会感到憋闷、气喘。
二、慢阻肺有哪些不容忽视的症状?
慢阻肺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,很容易被忽略。它的核心症状有三个:
◉ 长期慢性咳嗽:最早出现的症状。比如每天都会咳嗽,尤其是早晨起床时,咳嗽会反复发生,持续很长时间。
◉ 咳痰:通常会咳出少量白色粘液痰,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,可能出现脓性痰。
◉ 逐渐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:这是标志性症状。最初可能只在爬楼、快步走时感到气促,后来发展到走平路也喘,再严重时穿衣、洗脸、甚至休息时也会感觉憋气。
如果你有这些症状,尤其是长期吸烟或有相关职业暴露史,绝不能简单认为是“年纪大了”,需要高度重视。
三、谁是慢阻肺的重点关注人群?
慢阻肺的发生与吸入有害物质密切相关,以下人群是高风险群体:
◉ 长期吸烟者:这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包括吸卷烟、烟斗、雪茄等。吸烟时间越长、数量越多,风险越高。
◉ 长期接触“二手烟”者:家人吸烟或处于吸烟环境中。
◉ 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者:如长期暴露在煤炭、石灰、棉纺粉尘、烟雾、重金属颗粒等工作环境中。
◉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者:如经常接触厨房油烟、农村燃烧生物燃料(柴草、动物粪便)产生的烟雾等。
四、如何确认自己是否得了慢阻肺?
仅凭症状无法确诊。诊断慢阻肺需要一个简单、无痛的关键检查——肺功能检查。
这个检查就像“吹气测试”,你需要按照医生的指令,用力向一台机器吹气。通过测量你吹出的气量和速度,医生就能客观地评估你的气道是否堵塞以及堵塞的严重程度。这是诊断慢阻肺的“金标准”。
五、如果确诊了慢阻肺,该怎么办?
虽然慢阻肺的肺部损伤无法完全逆转,但通过规范管理和治疗,可以有效控制症状、提高生活质量、减缓疾病进展。
◉ 首要任务:戒烟。这是所有治疗中最关键、最有效的一步。无论处于哪个阶段,戒烟都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。
◉ 遵医嘱长期药物治疗:医生通常会开具吸入药物,这些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肺部,帮助扩张气道、减轻炎症。切记要正确、规律使用,不可自行停药。
◉ 肺康复训练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锻炼(如缩唇呼吸、腹式呼吸)、适量的体力活动,能显著改善活动耐力,减轻气促感。
◉ 接种疫苗: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,预防呼吸道感染,避免因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。
◉ 长期随访:慢阻肺是慢性病,需要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定期复查,让医生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。
经常气喘,不能总让“年纪”来背锅。一旦出现持续的咳嗽、咳痰、活动后气短等症状,特别是如果你有吸烟史或相关暴露史,请务必及时去正规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,做一个肺功能检查,让医生为你做出明确的判断。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,是应对这个“沉默杀手”最有力的武器。
发布于:北京市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